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良好语感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另一位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论文试图运用模糊理论指导语感教学,从实践上摸索出一些培养语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的内涵。首先,追根溯源地从对模糊的定义和理解中,得出模糊理论的本质是“不清晰性”和“不确定性”。然后根据当前语感教学现状得出语感教学是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再次从学习的主、客体和语感教学的特点三方面论述了将模糊理论引入语感教学的合理性。最后,论述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的本质,就是以模糊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为前提,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感训练情境,运用适当的模糊教学策略,使学生自发、自觉、自动地对言语活动进程起调节控制作用,并主动进行理解和探索,经过体验和感悟,建构文本意义和建构自我生命意义的活动。第二部分: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的特点。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意蕴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的过程。这一部分遵循学习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思维展开的规律,其过程分为激发模糊思维培养语感和采取模糊策略习得语感两不同的阶段。第四部分:模糊理论视阈内的语感教学的实施。这一部分主要从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创立轻松愉悦的语感环境;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培养良好的语感意识;体味生活、实践言语,强化敏锐的语感能力等三方面,将模糊理论运用于语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