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恭维语给予和恭维语回应与言语行为者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例如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等等。但从现有的文献看,对汉语本族语者教育水平和年龄对恭维语回应策略影响的系统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调查在汉语语境下,汉语本族语者的教育水平和年龄如何影响他们的恭维语回应策略选择。考虑到本研究控制变量的必要性以及研究对象中有低学历老年人群体,本文采用口头问卷调查法对恭维回应语料进行收集。口头问卷由外貌、所属物、能力和性格四个恭维情景组成,最终收集了高学历老年人、低学历老年人、高学历年轻人以及低学历年轻人四组共213人的852例恭维回应语料。由于我们在语料分析中注意到回应者对对方的恭维表现出完全接受、部分接受部分拒绝、既不接受也不拒绝、完全拒绝四种情况,所以我们采用夏登山(2017)的“接受—缓和—回避—拒绝”四分法框架对回应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探究造成恭维回应策略年龄与教育差异的原因,我们在后期对每一组研究对象中的6或7人进行了补充采访。研究结果显示:1)与教育程度相比,年龄在恭维回应策略的选择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多,且有更强烈的自主意识,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恭维;2)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对恭维回应策略选择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总体来看,由于高学历人群对西方文化接触更多,相对低学历人群来说更自信,且有更强烈的维护他人面子的意识,因此他们接受恭维的频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