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生心理健康是教育界十分重视的问题,而其中的人际交往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当前研究发现,中职生受人际交往问题影响比较显著,因此怎么有效提升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对顺德某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30名学生进行以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研究一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在某中职学校2年级选取7个班28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个人评价问卷(PEI)、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交际焦虑量表(IAS)进行测量,分析当前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二从被试中选取30名自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再组织自愿参加研究,但未自认为具有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学生15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学校活动课室中,在研究者的带领下开展以NLP为理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照组学生在学校活动课室中,采取形式相同,但与人际交往能力无关、无NLP技术干预的团体活动(聊天、看电影等)。空白对照组学生不接受任何活动,学生如常生活和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进行活动一次,每次2小时,持续6次。结果表明:(1)实验组学生在个人评价量表(PEI)、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UCLA孤独感量表(UCLA)、交际焦虑量表(IAS)的得分上,前测和后测以及随访测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项人际交往能力指标在经过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项量表上前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6周后,两组在后测和随访时,发现各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论在前测、后测还是随访测量时,各量表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