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概括了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陈荣仲,2007)。而知识作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增长第一推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关注,其中这些依赖于知识管理创新的有效实施。同时,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脉络和历程,从中可以发现产业集群在其中发挥了极其广泛而深入的作用。本文基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低成本产业集群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研究对象,以现有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以低成本性、本地根植性、块状经济性为集群核心特征的前提,对低成本产业集群的概念、内涵和特点作了明确的界定,并顺着知识管理的学理逻辑和一般流程,逐一分析了低成本产业集群的知识获取和溢出机制、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机制、知识学习和整合机制,完成了低成本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的机理研究,并由此引出创新力评价的问题。在创新力评价实证研究中,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低成本产业集群的创新力现状,既明确了影响低成本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又指明了未来产业创新和升级发展方向。在对策建议部分,笔者明确地指出低成本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方向紊乱、恶性竞争、违法乱纪、监管缺位等问题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从政府和行业协会两个层面,阐述了各自在引导低成本产业集群创新升级发过程中的职能定位和自身作用,前者倚重于制度和文化创新,而后者则更强调企业服务与资源整合。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问题,开拓了跨组织知识管理的范畴,作为组织的产业集群,其内部具有经济利益的不相容性,但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又具有整体利益的相容性。所以相对于组织内部知识管理问题,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科研挑战性;(2)对于低成本产业集群向创新产业集群的演化,用知识管理的动态系统理论观点来探讨其基本规律、演化路径等问题,为产业集群知识管理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3)提出了低成本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验证了低成本产业集群的创新力现状,由此论证了知识管理是低成本产业集群取得和提高全面创新能力的基本有效途径;(4)界定了集群知识管理的载体——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功能、角色定位,提出了促进集群知识创新的政策依据。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低成本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区域创新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区域整体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参考。低成本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体现了一个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基于知识管理的低成本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研究为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参考为数不多的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状,对低成本产业集群这一重要概念作了深入的辨析和明确的定义,低成本产业集群是我国产业集群的首要代表,这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这一重要对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研究低成本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出发,进一步引出了低成本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学习的内在必然性,并基于知识的外溢、共享和学习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低成本产业集群的创新力评价体系,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成本产业集群创新力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对其中的不同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贯穿了全文的逻辑脉络,实现了结构上的统一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正昭示世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亦是如此,我国众多产业集群以及国家、地方工业园区目前都面临着自主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下的困境,如何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进行全面的整合,积极利用正向溢出、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完善知识学习机制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本文在构建创新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低成本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加速向创新型集群迈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