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上半年,受传统制造业利润下滑、房地产调控效应累积、银行信贷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温州开始出现民营企业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出逃的现象。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2011年全市因资金链断裂出险企业214家,其中4季度就集中爆发137家。温州发生群体性的企业资金链断裂后,地方上出现了集体讨薪、哄抢企业财物、酷刑逼债等影响社会秩序的事件,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银行抽贷和企业逃废债务交替运行,政府部门必须出面处置相关风险。本文详细梳理了地方政府处置应对企业资金链风险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维持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包括规范整顿民间融资市场、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协调银行业保持合理信贷规模;其次是为应对企业资金链锻炼建立了一整套危机管理体制,包块建立具体帮扶工作的指挥、协调、分工体系,完善帮扶处置的应对手段,如在帮扶阶段运用应急转贷资金、担保协商偿还、盘活土地资源、行业打包帮扶等方法帮助企业脱困,在司法处置阶段运用抵押物临时启封转贷、推行简易破产程序、破产重整、往息抵本等方法,尽最大可能兼顾债务企业生产能力的保存和债权方利益的保障。接着文章通过两个政府救助失败的案例具体分析了政府救助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归为三类,一是对企业帮扶的积极性多过对金融债权的保护,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二是政府部门沟通仍不顺畅,过于看重协调结果,忽视了具体协调措施的落地,导致救助工作表面化;三是帮扶过程也存在一些行政过度干预行为,忽视市场机制的存在,导致帮扶失败。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几点启示与建议。一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落实对帮扶企业的资产转让监管,积极开展惩戒失信的专项治理行动;二是提高部门协调与联动效率,落实工作问责机制,利用联席会议优化部门协调效率;三是政府增信要落实风险共担机制,引入市场资金,既能更大程度上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又能对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产生约束;四是配套完善扶持企业改制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