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r对热浸镀铝锌镀层组织的影响及相关相平衡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84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腐蚀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热浸镀是最直接有效的钢铁表面防护技术之一,其中Galvalume镀层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和外观装饰性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Galvalume镀层的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过厚、熔池中底渣过多、镀层表面锌花不均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向熔池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i、Zr元素抑制55%Al-Zn镀层中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生长、减薄镀层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本工作围绕Fe-Al-Zr三元系600°C相关系及Si、Zr对热浸镀铝锌镀层组织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新型铝锌合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采用平衡合金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确定了Fe-Al-Zr三元系600°C等温截面。在该等温截面中存在25个三相区,实验确定了19个三相区,分别为Zr3Fe+α-Zr+τ2,Zr3Fe+ZrFe2+τ2,Zr3Al+α-Zr+τ2,Zr3Al+Zr2Al+τ2,Zr3Al2+Zr2Al+τ2,Zr3Al2+λ1+τ2,FeAl+λ1+τ1,Fe Al+FeAl2+τ1,FeAl2+Fe2Al5+τ1,Fe2Al5+FeAl3+τ1,λ2+τ1+τ3,λ2+ZrAl3+τ3,τ1+ZrAl3+τ3,ZrAl3+FeAl3+τ1,ZrAl3+FeAl3+α-Al,ZrFe2+FeAl+α-Fe,Zr3Al2+Zr4Al3+λ2,Zr2Al3+ZrAl+λ2和Zr2Al3+ZrAl2+λ2;其它的六个三相区ZrFe2+FeAl+λ1,ZrFe2+τ2+λ1,λ2+τ1+λ1,Zr3Al2+λ1+λ2,ZrAl2+ZrAl3+τ3和ZrAl+Zr4Al3+λ2能够被推出。Zr几乎不溶于Fe-Al金属间化合物,Fe在ZrAl2和Zr3Al2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10.54和1.76 at.%,在其它Zr-Al金属间化合物的溶解度不大于1.00 at.%,Al在Zr3Fe的最大溶解度为2.09 at.%;在该等温截面中发现了5个三元化合物,即λ1、λ2、τ1、τ2和τ3。通过烘干溶剂法热浸镀实验,应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了在Q235钢热浸镀55%Al-Zn过程中,熔池中Si、Zr含量和不同温度对铝锌镀层组织及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5%Al-Zn熔池中单独加入Zr元素时,Zr并不能直接抑制Fe-Al反应。但是当Si、Zr元素协同加入时,Zr可以促进τ5相的形成,从而抑制Fe-Al界面反应,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随着55 wt.%Al-Zn-0.1wt.%Zr熔池中Si含量的不断增加,镀层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顺序由FeAl3→τ5→Fe2Al5(0.6~1.6 wt.%Si)转变为τ5→FeAl3→Fe2Al5(2.6 wt.%Si),再转变为τ5→Fe2Al5(3.6 wt.%Si)。且当熔池中Si含量越多,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越薄。当在熔池中加入1.6Si-0.1Zr(wt.%)时,镀层的生长速率时间指数n值最低,为0.5879,此时镀层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生长主要受扩散控制。浸镀温度越高,镀层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越厚。因此,最佳浸镀温度为600°C。
其他文献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电,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是利用自然界中的自然能源来造福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方式.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实现人民幸福、奔向社会
场致发射显示(FED)是由场发射阵列平面阴极和荧光显示屏两部分组成,场发射阵列平面阴极采用冷阴极电子源,利用高电压压低冷阴极表面的势垒,从而牵引电子发射轰击阳极的荧光屏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采用液相合成法将芳胺类四种有机体与Keggin 结构磷钼杂多酸合成得到四种电荷转移型杂化材料,并对四种杂化材料进行了系统表征以及光色性质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经元素分析、ICP-AES、AAS 以及TG 确定所得杂化材料的分子结构式;IR、XRD以及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表明所得杂化材料中仍保持钼磷酸Keggin 结构特征。2 ESR 以及UV-vis 研究结果表明,芳胺与Keggin 结构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类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快速实现工程预期目标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备CsHSO4和介孔Al2O3的复合质子导体,并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质子导体电导率的影响。然后,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底,添加复合质子导体,制备复合质子交换膜;改变复合质子导体的量,探索性能优异的复合质子交换膜。最后,使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将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成膜电极组件(MEA,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通过检测MEA的电池性能,探索
【摘要】 國际疾病分类(ICD)是将疾病名称标准化和格式化的过程,它们是医学信息化和信息管理化的基础,也是反映国家卫生状况和医疗经费控制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将常见的误差编码和疑难编码进行分析,且针对新生儿疾病编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 疾病编码 国际疾病分  一、引言  ICD是当今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国医疗卫生单位在卫生统计中采用的疾病标准分类方法,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