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苷类似物FNC对Raji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实体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淋巴瘤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容易侵犯结外组织,几乎包括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化学治疗在侵袭性NHL的综合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传统化疗方案的治愈率较低,因此探索NHL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化疗药物是最终治愈此类疾病的根本出路。   核苷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体内正常代谢物相似,因此能掺入到细胞的DNA与RNA中,抑制核酸的生成,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目前,核苷类似物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在抗癌市场中占据了近五分之一份额。2-氟-4叠氮-核苷类似物(FNC)由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成,前期的研究工作提示FNC可能对NHL有较好的治疗作用。Raji细胞是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属高侵袭性NHL,故本实验选用Raji细胞进行深入研究。   方法:   分别用0、0.035、0.35、3.5、35和350μmol·L-1的FNC处理Raji细胞24、48、72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用0、0.035、0.175、0.875、4.375μmol·L-1FNC处理Raji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RT-PCR技术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Bcl-6、PRDM1、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用0、4.375μmol·L-1 FNC处理Raji细胞48 h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   结果:   (1) FNC可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F浓度=4869.984, F时间=1785.062,F交互=126.281, P<0.001);   (2) FNC可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P<0.05)   (3)随着FNC浓度的增加,Raji细胞中Bcl-6、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低(F=65.497、68.502、59.086、78.285,P<0.001),PRD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升高(F=81.133、85.234,P<0.001)。   结论:   (1)一定浓度的FNC可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   (2)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下调Bcl-6、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RD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可能是FNC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3) FNC具有潜在的抗恶性淋巴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SHR-CRF)大鼠的作用,为临床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提供实验支持。方法:SHR大鼠,雄性,SPF级,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高剂量组(14mg·kg-1·d-1)、氯沙坦中剂量组(7mg·kg-1·d-1)氯沙坦低剂量组(3.5mg·kg-1·d-1),另设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5/6肾切除复制大鼠SHR-CRF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B(Histone Lysine Demethylase 5B,KDM5B)是含Jmjc结构域的家族中的一员。KDM5B以Fe(II)和α-酮戊二酸为辅助因子能去除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的单、双、三甲基化的去甲基化酶。研究发现KDM5B参与多个靶基因启动子周围的抑制性转录复合物的形成,并对染色质结构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课题组通过调研文献发现K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