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并带动全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而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两大支柱是:资源开发型产业优势和劳动力要素低成本优势。近年来,经济和贸易增长过度依赖低附加值资源类产品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国内劳动力要素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以往的两大出口贸易优势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山西省是我国的储煤大省,以往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在国家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2010年12月山西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毋庸置疑,而能否实现与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要素供给结构调整将是影响改革试验区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文将研究焦点放在劳动力要素对山西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上,以寻找除煤炭资源之外,其他可能促进山西经济转型和出口贸易发展的潜在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山西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省经济转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上运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均衡原理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对山西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中运用Eviews5软件中最小二乘法对构建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经济学意义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模型回归的真实可靠性。在对策建议上,更加注重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山西劳动力要素供给和山西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对山西出口贸易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研究总结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