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行业是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科研院所作为核科学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单位,其主要业务内容是核领域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是核燃料循环链上各类生产企业投入生产、创造直接价值的前提性工作。核科研院所研究领域和业务范围较广,其安全涉及核与辐射安全和工业安全两大方面,从近年核科研院所各类事故统计来看,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占有较大比例,所以确保核科研院所的工业安全刻不容缓,对核科研院所的工业安全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价,依据分析评价结果,辨识和掌握其危险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安全对策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安全管理,是真正实现“预防为主”,提高工业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提升核科研院所的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针对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模式较少的状况,展开对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用于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了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学基础,分析了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存在的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评价思路和步骤,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较强的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模式,并以某机械加工车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安全评价验证,证明了所建立的安全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模式首先运用“工序-设备-人员”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潜在的事故和伤害类型。第二,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对进行宏观分析,包括分析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和事故后果,以此确定风险等级。第三,综合考虑并选取风险较高的的事件作为顶上事件,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这些风险较大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列出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全部基本事件,计算这些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进行排序。第四,依据所有基本事件的内容和结构重要度,最终确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制定以基本事件作为检查项目的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检查表。本文最后应用所提出的安全评价模式,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验工厂机械加工车间为工程实例实施了安全评价,分析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了潜在的事故和伤害类型,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分析其风险等级,并针对其中4种风险较高的具体事故类型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研究,对分析出的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计算并排序,确定了安全对策措施并制定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检查表,较好地验证了该安全评价模式,并证明了所建立的评价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安全评价模式、安全对策措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检查表,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做好安全工作并可作为其他组织实施的参考。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模式,是实现对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的有效安全评价的重要保证。运用该评价模式进行安全评价,可以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粗略到精细的分析评价过程,实现有效的分析预测,辨识和掌握系统中风险较大的重要活动和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对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核科研院所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改善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该安全评价模式的提出可以促进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安全评价的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为更有成效地开展核科研院所工业安全系统的安全评价工作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