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视角下城市贫困代际逆传递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0763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20年为节点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给当前的“脱贫攻坚”提前规划出了终点线。但这并不意味贫困的终结。相反,随着2020年的临近,对未来该如何看待贫困、又该如何应对贫困的思考也应当提上日程。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更加多维的角度,来观测贫困的产生原因,并以此对症下药。对此,本文聚焦于“贫困代际逆传递”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贫困的代际逆传递是指父代通过自我剥削,使家庭内部资源大量集中于子代,造成子代相对富裕,父代相对贫困的现象,这是一种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反贫困机制。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中国,以权力性为主,结合互惠性和交换性,共同构成了传统的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即我们常说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但在今天,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及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家庭代际支持模式也随之改变,父代对子代的长期支持,开始变得更为普遍。教育的赋权,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发展前景和物质改善,使得年轻一代更有能力和意愿,前往并留在经济更为发达城市。但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也致使城市的生活成本愈发高昂。当生活成本超过子代的经济能力时,家庭开始发挥作用。通过向上的逆向传导这一途径,父代最终成了这一成本的长期直接承担者。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种支持不会成为父母们的负担,他们甚至更愿意主动提供这种支持,来助力子女的生活、成长,以体现自己身为父母的价值。同时,对贫困家庭来说,帮子女立足、助力其发展乃至摆脱贫困实现阶级跃升,同样也是他们强烈且正当的诉求。但这种支持行为往往带来的,是对本就贫困的父代的境遇和福利的进一步挤压。上述因为家庭内部资源大量集中于子代,导致子代相对富裕,父代相对贫困的现象,正是本文所讨论的贫困代际逆传递。此前,也有学者把这种逆向传递的贫困称为代际剥削。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在2015年得到的调查数据(2017年发布),以相对贫困为标准,使用A-F双界限模型对相对贫困群体进行识别,并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影响贫困父代支持子代的概率和规模的因素。此外,本文还针对数据分析展现出的特点,着重研究了居住距离较远,年龄在20-29岁间或育有孙辈的贫困家庭。这些家庭正是产生贫困代际逆传递的主要群体。本文研究发现,在贫困群体中,同样存在以牺牲自身福利,换取对子代进行支持的父代。贫困父代对子代的支持主要以经济支持为主,物品支持为辅。这种支持行为也对贫困父代的经济情况造成了较大的挤压,其精神层面也在无形中遭受了更大的剥削,较之净接收组,对子代有净支持的贫困父代面临更高的精神贫困和健康贫困。通过全样本回归以及有针对性的分样本回归,本文发现,贫困父代在支持子代时,会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子代需要。自身情况较好、子代需要较大的时候,支持的概率也会更大。在决定支持规模时,贫困父代则更多考虑子代的需要,即子代需要多少,贫困父代就提供多少,体现出了一种无私动机。此外,研究还发现,贫困父代对子代的支持规模与养老保险呈现了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有养老保险的贫困父代对子代的支持规模会显著性增大,造成养老保险的指向出现偏差,导致其社会代际再分配功能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低保政策、养老政策、住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试图既缓解贫困父代的压力,也帮助子代在城市立足,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和“全民共享发展”。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将是我国日后改革的重点”,这对推动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信息的公开是预算改革的
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多自由度系统在工业中的运用变得更加普遍,而现代工业中组成多自由度系统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多个传统的电机通过传动装置组合而成,该方法不仅会使得系统的精
近年来,在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逐步发展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建造方式,探索建筑产业化新路径势在必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引入,通过参数化模型解决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建筑构件设计问题,对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效率,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在基于NURBS的三维软件Rhino上开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声音是人和动物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同类互相交流,赖以生存的重要媒体。听觉作为感知声音的特殊感觉提供了有声交流的基础。在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