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从事跨国经营的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存在的差异或漏洞进行国际避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作为主要手段,已构成了对各国财税当局的重要挑战,并引起国际税法理论界和各国立法机关以及税务机关的普遍高度重视。本文由引言、正文共四章以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原因、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如何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为全文打下了基础。第二章在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因、具体作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转移定价法律调整制度的范围,即关联企业的认定、跨国关联企业间的转移定价行为的认定、转移定价法律的调整原则和方法。该部分重点对转移定价法律调整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转移定价法律调整的事前方法——预约定价协议制是转移定价法律调整的有效方法。第三章重点分析和评述了国际社会转让定价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反避税工作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转让定价税收管理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反避税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该部分对我国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相关税法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提出应对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对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对策。根据新的形势,我国应借鉴国际社会已逐渐形成的一套反避税措施,其重点是运用法律手段,在立法和执法方面下功夫,以完善我国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防范措施和手段。由于国际避税只是利用法律的漏洞,并不违法,所以,要防范避税,必须首先完善税收法规,特别是要制定反避税措施或法规。其次,建立、健全国际税收的审计体系对于防范国际避税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再次,要搞好反避税工作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指出探索对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对策是一项长期任务,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相信随着我国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深入,反避税立法会日趋完善,反避税工作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