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股权具有的高流通性、易变现性等特点,再加上市公司质地相对较好,上市公司的股权容易在股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股权质押成为了不少上市公司面临财务约束时的首选融资方式。大股东将账面上“静态”的股权转化为“动态”的现金流,实现了资本的再次流通。殊不知,看似“香饽饽”的股权质押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随着2018年频繁出现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爆仓事件,使得各个主体对股权质押行为尤为关注,监管层也在2018年出台了股权质押新规,成为史上对股权质押管控最严新规,其中对质押率、融入方、券商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本文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开始对股权质押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爆出的股权质押被平仓事件中多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占总股本的比例较高,高达36%以上,但是本文的研究案例顾地科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尚未到30%,因而选取此案例来研究股权质押行为给公司价值带来的影响。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以顾地科技大股东股权质押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事件和质押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质押前后市场价值的对比和质押前后公司账面价值的对比来研究顾地科技大股东股权质押给公司价值带来的影响,在研究股权质押行为给公司价值带来影响的过程中采用了事件研究法、托宾Q值模型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而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本文通过对顾地科技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给公司价值带来影响的研究,发现即使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未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依然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此次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占其持股比例过大时,要及时提高警惕性,以防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行为转移资金,侵占公司利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当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大于36.53%这一门槛值时,公司的股权质押行为将降低公司价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次丰富,也希望以期能够为其他具有类似特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