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上海话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现象。语码转换指的是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在上海,上海话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普遍,笔者对此非常感兴趣,而对此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笔者在文中先介绍了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接着在梳理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等的相关理论,结合实地考查收集的语言资料,以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话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现象的社会背景、类型、社会分布特点和修辞特点,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有针对性地对说话者的语言态度、方言情结、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实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全面地观察了语码转换现象。然后从现象到本质,结合理论和统计数据,从四个需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说话者语码转换的修辞动机。最后对上海话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展望,讨论其与语言规范化的关系,提倡人们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本文通过一系列研究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的特点和修辞动机,目的在于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并能主动运用,指导上海大众言语交际,疏通上海话和普通话的一些语际交流的问题,提高上海公众言语素养和言语技巧,促进社会合作,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拟对生于明末,历经明清易代的安徽桐城诗人钱澄之及其诗歌创作做一综合探讨。 首先对其家世及生平加以考察,以便于理解和把握这位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诗歌创作
目前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对于辽、金、元时期的文学研究,较之于其他时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颇嫌不足。事实上,这同辽、金、元三代的文学发展情况极不相称。辽、金、元、三朝均由生活
该文认为"疑问"是属于全句的功能范畴,疑问代词本身并不是疑问算子,在特指问句中,疑问代词只承载部分疑问信息,即只标记疑问点.该文提出一个假设:在疑问句中,"疑"和"问"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