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CD4~+CD28~-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CD4~+CD28~-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1.CD4~+CD28~-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治疗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标本,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另外选择同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18名作为正常对照组。40例胸腔积液患者通过胸腔穿刺采集胸腔积液,所有受试者通过真空采血法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对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对三组外周血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别对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的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相关性分析。2.MCP-1、TGF-β1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治疗的14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标本,分为4组,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9例,恶性肿瘤患者54例,漏出液患者18例,脓胸患者15例。所有受试者通过胸腔穿刺采集胸腔积液、真空采血法抽取外周血,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MCP-1、TGF-β1的浓度,对MCP-1、TGF-β1浓度在4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进而对MCP-1、TGF-β1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3.分别对MCP-1、TGF-β1浓度与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相关性分析。4.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CD4~+CD28~-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1)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14.69±4.1)%]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9.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5.26±2.9)%]分别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3.76±2.1)%]和正常对照组[(3.29±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核性胸膜炎组中,胸腔积液[(14.69±4.1)%]和外周血[(5.26±2.9)%]的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543,P<0.05)。2.MCP-1、TGF-β1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1)胸腔积液中,相比于恶性组、漏出液组和脓胸组,结核组中MCP-1、TGF-β1浓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相比于恶性组、漏出液组和脓胸组,结核组中TGF-β1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P-1浓度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胸腔积液与对应血清比较,4组(结核组、恶性组、漏出液组、脓胸组)胸腔积液中MCP-1浓度均高于对应血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结核组、恶性组、漏出液组、脓胸组)胸腔积液中TGF-β1浓度均低于对应血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胸腔积液中,MCP-1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090.91 pg/m L,ROC曲线下面积70.5%,敏感度84.7%,特异性78.8%;TGF-β1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412.78 pg/m L,ROC曲线下面积80.0%,敏感度86.2%,特异性81.2%;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MCP-1和TGF-β1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520.58pg/m L,ROC曲线下面积79.3%,敏感度89.3%,特异性80.6%。3.结核组胸腔积液中,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与MCP-1、TGF-β1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和0.582(P<0.05)。研究结论1.CD4~+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可能影响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发展,在其中可能扮演重要的免疫调节角色。2.检测MCP-1、TGF-β1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漏出液和脓性渗出液有重要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3.MCP-1、TGF-β1有可能参与结核性胸膜炎CD4~+CD28~-T淋巴细胞的调控和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