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工业是重要的化工工业之一,工业上制造硫酸一般采用接触法,即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在常压和一定的温度下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其后用浓硫酸(98.3%)来吸收三氧化硫,制得硫酸。本论文运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进行研究,并采用团簇模型方法来模拟催化剂五氧化二钒的晶体结构。同时研究了SO2和O2在V2O5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的反应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比较详细的给出了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讨论了可能的反应通道和反应机理。全文包括五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介绍了量子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Schrodinger方程,三个近似(非相对论近似、Born-Oppenheimer近似、单电子近似)以及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和一些计算方法:(1)半经验方法,如AM1、MINDO/3和PM3。(2)从头算(ab initio)方法。(3)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4)MΦller Plesset(MP)理论方法。2.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在B3LYP/LANL2DZ水平上,用簇模型方法来模拟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可能存在的构型,并进行全几何构型优化及振动频率分析,得到八种优化构型,并在最稳定的优化构型上研究SO2与O2反应的反应机理。3.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对SO2、O2和SO3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全几何构型优化及振动频率分析,得到其对应的稳定构型,并对最稳定构型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作了NBO分析,讨论了分子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4.对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得到六个中间体和六个过渡态结构,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反应中的过渡态,并且在QCISD/6-311G(2df,p)水平上精确计算了每个反应通道各驻点的单点能。确定了反应的机理,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主要有2条反应通道,其中反应通道(1)是主反应通道,势垒为143.56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