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随着外商直接资流动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其对于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也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问题。古典经济理论认为FDI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相关性效应”,但FDI的趋利本质又有可能导致其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长三角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同时长三角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又占有很重要地位。针对长三角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的研究将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各国学者对FDI对于内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借鉴国内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规范的研究方法,本文围绕以下路线展开:研究背景-相关理论介绍-现状分析-模型介绍及选择-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其中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相关研究结论,总结FDI对内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影响因素;模型介绍及选择主要是在回顾以往研究模型,找到适合本文研究的最佳模型并说明因为;实证研究部分则利用江苏、浙江、上海1985—2009年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FDI数据,采用Agosin(2000)构建的挤入挤出模型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原模型分析出的结果中某些变量不显著,对实证模型进行了修正,重新探讨了FDI对苏、浙、沪内资的挤入挤出效应。旨在揭示FDI对以上三地国内投资是利是弊。结果表明:FDI对江苏省国内投资1997—2003年存在挤出效应,2004—2007存在挤入效应,2008—2009存在挤出效应;浙江省和上海市1997—2009均是挤入效应,但是浙江省挤入效应大于上海市,然后本文对造成苏、浙、沪挤入挤出效应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前面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将进一步丰富FDI对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于江苏、浙江和上海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