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悸颗粒治疗气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究宁悸颗粒对气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从“阴火”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丰富中医理论的内涵。研究方法本研究依托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专题项目,采用随机(随机序列生成及随机方案隐藏)、平行对照及盲法(评价盲及统计盲)设计进行临床研究。将60例受试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保留其他基础疾病的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mg/次,每天2次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宁悸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治疗期为4周。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观察指标为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一症状积分前后变化、心律失常疗效评定、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变化、QT间期离散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研究结果1.中医症状总积分: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水平下降,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单一症状积分: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心悸、燥热、自汗盗汗、气短乏力、神疲,口舌干燥,心烦失眠方面单一症状积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律失常疗效评定:经4周治疗后,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加重0例,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1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加重0例,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1例,显效率23.3%,总有效率66.7%。4.心率变异性指标: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DNN、SDANN、SDNNidx、rMSSD水平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升高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Q-T间期离散度指标: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QTd和QTc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4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组出现1例腹泻恶心轻度胃肠道反应症状,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心悸症状,均在数天后自行缓解。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治疗组在改善气虚火旺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心悸发作的频率、时间以及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指标上两组效应相当,提示治疗组相对安全。治疗组能够增加心率变异指标、降低Q-T间期离散度,提示中药可能通过影响心率变异性、Q-T间期离散度而影响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转归预后。
其他文献
结合汽车磁流变缓冲装置的阻抗特性和励磁电流响应技术要求,建立磁流变缓冲装置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出流经励磁线圈的电流时间历程表达式,分析降低磁流变缓冲装置电流响应时间
1985年由Campbell首先提出QT离散度这一概念,但一直被视为记录伪差所致而未予重视.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筏板基础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
1病案摘要患者女,46岁.于1996年因尿黄、乏力,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升高,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此后患者病情多次反复.本次因黄疸、乏力、皮肤瘙痒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查体
期刊
疲劳问题是搅拌车副车架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将ESLs结构优化方法、拓扑优化方法与疲劳预测相结合,提出一种在部件设计初期,通过动态拓扑优化得到合理的部件拓扑结构,
基于钻井资料、地震资料、野外露头剖面和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对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气藏进行研究,认为其油气藏类型属于自生自储型火山岩油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巨大,同时P2P网络借贷在我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系列风险问题,引起一些P2P网贷平台跑路、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