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日趋加深,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被人们当做沟通的桥梁。阅读对于中国的高中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教师们来说,帮助学生们克服这个挑战并且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我国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阅读水准亦有明确规定。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命题方针也正与这一要求吻合。针对近几年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信息量大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讨论的热点。国内外有大量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其研究视角多集中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不关注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和教师对文本的处理。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在超文本视角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三个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2)以超文本建构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文本?基于以上三个研究问题,作者首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师过度强调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发展,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够宽容,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忽略阅读教学背后的原则,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幸运的是超文本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独到的见解: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所读文本进行了超文本建构。理解文章的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将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所读的文本相互融合。因而笔者在文中提出,学生之所以不能有效地理解文本的意义,是因为他们不能根据已有文本有效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阅读课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超文本才是有效途径之一。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论,主要介绍了作者进行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动机、目的,以及本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作者综述了本研究的相关文献,本章详细介绍了相关概念及其依据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研究设计,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对象、设计方法和数据收集。第五章作者通过分析与讨论实验数据对超文本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第六章是结论,总结出超文本建构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态度,使学生具备跨文化和批判思维的知识、意识和能力,并对教师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