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镇总市等五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正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双重压力,如何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将沃土良田留给子孙后代,成为亟待解决的国情。从当前来看,开展土地整理是扩大农村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农村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可进一步提升和释放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当地农民获得多个渠道的收益,实现持续增收,提升消费能力。从长远来看,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平台。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相关研究概况,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后,以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土地整理及其效益评价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评价内容。接着提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之后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镇总市等五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理前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项目区经过土地整理后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最后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通过本次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等级由“差”提高到“良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评价等级由“差”提高到“优秀”。对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值由46.96提高到70.09,评价等级由“差”提高到“良好”。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的统一,符合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同时也体现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人们不再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也体现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其他文献
在线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选取符合学生职业岗位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构建在线课堂生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就包括大气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也逐步意识到环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学校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体现在教学的理念上和教学的手段上,从教学的理念上来看,目前的学校
摘 要: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包含相应的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单元分析,结合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语文要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才能够真正奠定小学生语文习作基础,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全面发展。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其中单元习作中语文要素的落实,以及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 语文要素;单元习作;单元
摘 要: 中学篮球运动队的训练不仅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更要注重提高处理球的能力。本文从体能、快速传接球、配合意识、对抗、练赛结合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提高运动员处理球的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为中学篮球运动队的日常训练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 篮球;处理球;传接球;体能;意识  篮球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比赛也是校园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主要项目,中学生技术动作正在形成阶段,除了打好基本技术动作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化小学生阅读体悟与审美体验.品读文章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小学
中职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堂主体作用发挥程度不一,影响各科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发挥;推动手段缺乏创新,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