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伊始,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剧以及危机的此起彼伏,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席卷整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取得了这次运动的胜利,雄踞文坛。现代主义文学由诸多现代性鲜明的派别组成,其中最为代表的莫过于“意识流小说”。本文着重将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研讨对象,着力对其现代小说的独创性进行分析。
生活于书香门第的伍尔夫年幼时博览群书,青年时又积极活动于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艺术才能和创作特色。伍尔夫擅于将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特征糅杂于小说创作之中,力图将小说叙述的更加诗化、更加利于展现小说的主旨内涵,这些特殊手法的运用无疑可以凸显意识流小说的特质——强调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
本文从文本出发,结合相应的音乐和绘画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力图将伍尔夫对意识流小说形式的创新进行一定的梳理。《到灯塔去》和《海浪》无疑是伍尔夫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两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伍尔夫不遗余力的将音乐理论中的“赋格”曲式、主导旋律以及奏鸣曲结构大量运用到小说的结构安排上,同时在小说的语言文字中还渗透着印象派绘画对她的影响——对于色彩鲜明、光影变幻的灵活运用。伍尔夫正是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综合,使得她未来小说的理论得到更好的实践,也让读者领会到小说和其他艺术的完美结合,更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