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四妙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BUA、CRP)的变化,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四妙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筛选自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证型为湿热痹阻证,60例,将采集到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是30例,各组全部进行医院正常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口服秋水仙碱:1.0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四妙痛风汤,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200ml,由药房统一煎熬。两组都是七天一个疗程。记录收集两组患者1疗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疗效及实验室指标BUA、CRP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20.0软件包,所有结果均为计算机直接输出。结果:一疗程治疗后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9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症状积分方面都有改善。两组的症状积分进行组间对比,治疗前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评分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的BUA和CRP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BUA和CRP均有改善。两组BUA进行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的BU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UA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BUA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CRP组间对比,治疗前两组CRP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CRP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够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2、治疗组在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实验室指标(血尿酸、C反应蛋白)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