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归纳出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评估患者的生存预后,为术后的随访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研究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时间内在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初次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结果为肝细胞癌的134例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将病人在肝癌切除术后1年里肝癌是否复发分成两组,早期复发组和非早期复发组。对可能危及术后早期复发的一些预后因素,包含:年龄、性别、高血压、肝硬化、糖尿病、肝炎、ALT、AST、GGT、ALP、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白蛋白、PT、FIB、肝功能分级、HBV-DNA水平、血糖水平、CEA、AFP、NLR、PLR、肿瘤的数目、肿瘤的大小、部位、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坏死出血、TNM分期、BCLC分期、脉管癌栓、Hepatocyte、CD34、Ki-67、肝被膜侵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肝门阻断、术后TACE术等因素的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然后归纳出早期复发预测公式,并绘制生存曲线。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影响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复发预测公式的计算则使用概率回归分析法,无瘤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最后选用Log-rank法来进行生存曲线的对比。结果1.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本组资料共134例,男性121例,女性13例。77例患者在手术切除术后1年时间中复发,包含男性复发70例,女性复发7例,早期复发率是57.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AST、GGT、ALP、白蛋白、AFP、癌灶数量、分化程度、脉管癌栓、肝包膜侵犯、TNM分期、BCLC分期、Hepatocyte值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方法表明:AST、AFP、癌灶数量、分化程度、肝包膜侵犯是影响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概率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公式表示为:PROBIT(P)=1.132X1+0.873X2+0.805X3+0.666X4+0.377X5-1.197。(X1、X2、X3、X4、X5分别为AFP、肝包膜侵犯、癌灶数量、AST、分化程度的临床数据得分)2.生存预后分析本研究134例病人,随访期间内出现肿瘤复发然后因复发死亡的有59例,42例病人出现肿瘤复发但带瘤存活,33例病人没有出现肿瘤复发并无瘤存活。总体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2.5%,28.4%、26%。总体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7%、61.1%、52.4%。Log Rank生存曲线对比提示高AST、高AFP、癌灶多发、低分化、有肝包膜侵犯是影响PFS、促进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高AST、高AFP、低分化、有肝包膜侵犯是影响OS、提高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癌灶数量不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论1.高血压、AST、GGT、ALP、白蛋白、AFP、癌灶数量、分化程度、脉管癌栓、肝包膜侵犯、TNM、BCLC、Hepatocyte是影响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2.AST、AFP、癌灶数量、分化程度、肝包膜侵犯是影响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公式表示为PROBIT(P)=1.132X1+0.873X2+0.805X3+0.666X4+0.377X5-1.1974.高AST、高AFP、癌灶多发、低分化、有肝包膜侵犯是影响PFS、促进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高AST、高AFP、低分化、有肝包膜侵犯是影响OS、提高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