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25次 | 上传用户:xs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使得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各种绿色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必须采取的措施。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是当今能源的一个重要补充,更具备成为未来主要能源之一的潜力。本文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控制问题,包括光伏阵列模型的建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DC/DC变换器及并网控制策略、孤岛检测、远程监控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光伏阵列应用特性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中的最基本问题,本文在厂家提供的常见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光伏阵列的四参数工程模型,该模型能复现光伏阵列在任意温度及光强下的特性,为电路仿真和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2.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提高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介绍恒电压法、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基础上,提出了恒压法结合扰动观察法、恒压法结合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3.DC/DC变换器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Buck和Boost变换器,在Σ-Δ(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础上,引入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对系统实现了固定的开关频率,并可通过对控制参数的调节来调整系统性能。4.并网电流的跟踪控制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单级式单相并网系统采用L,LC滤波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了克服常见Buck型并网逆变器直接并网时要求光伏阵列电压高于电网电压,研究了使用Boost型逆变器进行并网。5.孤岛效应是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孤岛产生的原因及常见孤岛检测方法。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为了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并网电流幅值要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并网时,由于大电网的钳制作用,公共耦合点电压等于电网电压;断网时,变化的并网电流幅值将导致公共耦合点电压的变化,基于此提出了并网电流幅值扰动的孤岛检测算法。6.开发了以DSC+CPLD为控制核心,IPM组成主电路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软硬件装置,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以ARM为核心的光伏并网发电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以太网以实现远程监控。7.最后,总结全文,指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总结了胶东金矿体的侧伏规律,指出本区经历了成矿前、成矿期及成矿期后三个构造应力场演化期,产生了三次断裂构造活动,压扭性控矿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断裂类型。
<正>语义特征分析是8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开始采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正如层次分析的局限促使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运用一样,变换分析的局限促使了语义特征分析在汉
中国奢侈品行业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市场容量相当庞大。对于国际奢侈品品牌来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但是其复杂性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中国的消费者所表现出的,
<正> 近代日本何以能创造落后赶先进的奇迹,议论颇多。在我国,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三种,一是强调明治维新及其后日本的奋发图强和国际形势的有利,这与吉田茂的讲法基本相同;
目的:对静配中心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防范差错提供思路。方法:根据2012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静配中心差错登记本及工作量统计表,计算和比较各个不同时期的差
<正> 法国大革命历史学者弗朗索瓦·菲雷曾指出"纪念性史学"的贫乏,因为所得无非是对往昔的回忆和赞美。但在法国革命200周年之际,这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从客观而相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浙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着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浙江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形式、内容、程度等
施工现场充斥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并积极
用胶粉改性的石油沥青铺筑道路,既可以将废旧的橡胶轮胎进行回收再利用,减轻“黑色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又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重交道路沥青,提升产品的附加经济值。虽
随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部队遂行多样化抢险救援行动的概率逐渐增高,行动中的风险分析与决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很多学者在此项研究中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