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脊山混杂带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的拉脊山混杂带位于中祁连微陆块和南祁连微陆块的结合部位,位于汇聚板块边界的特殊地质体常常被认为是板块俯冲的重要证据之一。研究中发现的埃达克岩是一类新兴的岩石,对拉脊山混杂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拉脊山地区发生的俯冲与碰撞过程提供新的证据。拉脊山埃达克岩发现于湟源地区,主要包括英云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其主量元素SiO2=61.9%65.1%,大于56%,;Al2O3=15.85%18.07%,大于15%;MgO=1.17%1.66%,小于3%;Na2O=4.03%6.46%,K2O=1.25%3.44%,Na2O/K2O均大于1,大部分样品Na2O/K2O大于2,显示富钠特征;相对较低的Mg#=34.0445.15;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99.42128.57×10-6;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7.7311.30×10-6;呈现弱的Eu负异常或无异常;Sr含量高,Sr=8431371×10-6,远大于400×10-6;Yb=0.991.39×10-6,小于1.9×10-6;Y=7.6111.80×10-6,小于18×10-6;符合埃达克岩定义。由锆石U-Pb定年得,拉脊山混杂带埃达克岩成岩年龄为463.3±2.8Ma(MSWD=0.58)。综合分析可知,拉脊山混杂带埃达克岩为华北型埃达克岩,也就是C型埃达克岩。拉脊山埃达克岩具富钠低钾的特征,借助不相容元素特征可知其形成于岩石的部分熔融。结合形成构造环境,认为拉脊山埃达克岩是由下地壳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拉脊山小洋盆在早奥陶世向北俯冲,与中祁连微陆块发生过碰撞作用,并由于挤压作用而导致下地壳增厚,在此环境下下地壳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
其他文献
海洋运输在国际贸易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全球贸易量的增长和制造业的全球化给港口航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港口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对服务水平更高的要求,依据自身环境采取各种措施对港口进行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港口之间的竞争。2018年,山东省拉开港口整合的大幕,第一步由山东高速集团整合滨州港、潍坊港和东营港,组建渤海湾港口集团已经完成,第二步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山东港口间的竞争呈现出新的局面。省内港
介绍DDS技术的组成原理及特点,利用VHDL语言在Xilinx公司的SPARTAN系列器件上实现了DDS系统,使用Taylor级数的线性内插技术减少了对象系统存储单元的要求,具有功耗小,占用系
本设计立足于营销传播策划的相关理论,如品牌营销、关系营销、STP理论、SWOT分析等,对项目2014年下半年的营销方案设计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首先通过对项目所属区域介绍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