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法致使拟南芥突变,并通过对M2代拟南芥气孔表型观察,筛选到两个气孔表型异常的突变体。通过遗传分析鉴定,证明所得到的突变体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互补实验证明,这两个突变体均为tmm等位基因突变体。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突变体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tmm-1及tmm-2各不相同,将这两种新的tmm等位基因突变体分别命名为tmm-4和tmm-5。本文对这些tmm等位基因突变体新的表型及特性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气孔表型方面,和tmm-1一样,tmm-4及tmm-5中最少一个细胞间隔的气孔分布模式也被打破,突变体中气孔成簇,气孔密度明显增大。但在tmm-4叶片发育初期,气孔密度及气孔簇密度高于其它等位基因突变体,这说明在TMM基因上,tmm-4突变位点所处的区域对叶片发育初期下表皮的气孔发育起到了更为关键的调控作用。而在子叶发育的过程中,tmm-5成簇气孔的比例始终要高于其它两种等位基因突变体,说明在tmm-5中气孔分布调控的缺陷更为明显,与其它两种突变体相比,tmm-5中有更多的气孔分布打破了正常模式,从而形成气孔簇。对ABA响应的生理实验中,tmm-5对外源ABA抑制生长及种子萌发作用是超敏的;tmm-4则在ABA参与控制的种子休眠过程有缺陷;在高浓度ABA处理下,tmm-4及tmm-5均表现出对ABA诱导的气孔闭合不敏感;在ABA参与调控的压力响应实验中,3种tmm突变体离体叶片的失水率均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一方面说明tmm等位基因突变位点不同,从而导致对生理过程产生不同影响;另一方面说明,TMM参与了介导ABA对拟南芥生长的调控。各tmm突变体中TMM基因在转录水平上都没有受到突变的影响,均能正常反转录出全长TMM。而在野生型中超表达TMM,虽然没有改变气孔的分布模式,但却导致转基因植株叶表皮毛和表皮毛分支明显减少。这表明TMM参与调控了叶表皮毛的形成及分支数的决定。同时,tmm突变体中叶表皮毛正常的现象表明,TMM可能与其它蛋白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叶表皮毛的发育。TMM这些新特性及功能推测还需进一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