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人群中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影响着人类健康。NAFLD主要指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过度积聚,并排除酒精和其他明确原因所致的肝损伤,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病情严重者可进展为肝癌。NASH是NAFLD病情进展的重要环节,其发病与肝脏免疫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全阐明。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属于一种炎症抑制因子,能够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及活性,对机体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研究表明炎症抑制反应在NASH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IL-37作为新近发现的抑炎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能与NASH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NASH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水平并做比较,分析NASH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从临床上探讨IL-37与NAS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胆胰内科门诊及住院病历资料完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炎病患者49例为病例组,收集2018年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仔细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建立研究资料数据库。此外收集并储存所研究对象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IL-37、TNF-α的浓度。根据统计学方法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37、TNF-α水平,分析血清IL-37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水平、肝转氨酶水平,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空腹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1.NASH患者组血清IL-37水平(198.90±27.77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IL-37水平(178.03±21.1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01)。基于 ROC 曲线,IL-37作为辅助诊断NASH最佳的截断值为190.94pg/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7,特异度为75.0%,灵敏度为65.3%,表明IL-37分辨度良好。2.NASH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关系(r=0.295,P<0.05)。3.NASH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06,P<0.05)。4.IL-37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315,P<0.05)。结论:1.NASH患者血清IL-37 7水平较健康者升高,提示IL-37可能参与了 NASH的发生发展。2.NASH患者血清IL-37与NASH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关系,提示IL-37可能参与NASH炎症反应调节。3.NASH患者血清IL-37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提示IL-37可能参与NASH脂质代谢的调节。4.NASH患者血清IL-37与空腹胰岛素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提示IL-37可能影响NASH患者的胰岛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