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的钢琴作品本体及艺术价值的探究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是一部于1991年创作完成的管弦乐组曲,作品根植于广袤的民族文化,以河北、云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为主题素材,用西方管弦乐的形式勾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族画卷。作品一经推出,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波澜,至今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演出,得到海内外听众的高度评价。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演奏《炎黄风情》,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被改编成了多个钢琴作品,其中比较成功的便是《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和《炎黄风情·十二首双钢琴曲》两个版本。《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是鲍元恺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的研究生朱培宾于2007年完成改编的一部钢琴曲,它包含了原管弦乐组曲中全部24首作品。而由梁爽于2011年完成改编的《炎黄风情·十二首双钢琴曲》则选取了原作中12首作品加以编配成双钢琴版本。这两个钢琴改编版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基本上是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用行之有效的作曲改编手法,有效地发挥钢琴的乐器性能、演奏特点。同时,这些改编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教学和普及鲍元凯先生的原作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本文即以鲍元恺先生的管弦乐原作与两版改编钢琴曲为研究对象,从作曲技术分析的角度着重探讨这两版钢琴改编曲对原作管弦乐组曲的具体编创手法,以及对同为钢琴而作的这两版之间的不同做一些比较研究。同时,笔者还将从钢琴表演的角度,从自身的演奏实践出发,对这两部钢琴改编版的演奏特点和教学价值进行一定程度的阐发。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结构,分析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途径。
打一条红底暗紫斜纹领带,西装左领别一枚检察官徽章,62岁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允诺将'知无不言'。2019年1月3日,国新办新年第一场发布会上
茫茫秦巴叠翠,浩浩汉江清流。陕南石泉后柳镇的崇山峻岭环抱中,跳动着一颗坚强快乐的进取心,追逐着一个浓烈痴情的音乐梦。打工歌王,农民歌手,山村明星刘先进的家就在离集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但伴随桥梁道路数量的增多,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桥头跳车问题就是其存在的问题之一。为了使桥
农业地质学发展简介吕金波(北京市地质调查所)“农业地质”一词最早是由欧洲地质学家E.A.Fellow和F.v.Richthofen等在十九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当时被称为“农业地质学派”。1903年英美等国在一些大学的农学院开
课堂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学校课堂成了授业解惑的场所。但技工院校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较散漫,经常会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情况,这给
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疗。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