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工艺过程是国际上现有的大型己内酰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过程。脱氢效率优劣取决于所使用的催化剂的性能。所以开发高效、稳定的环己醇脱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了MgO及CeO2单载体,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及共沉淀法制备了MgO基复合载体,并采用浸渍还原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负载型Cu2O催化剂。比较了柠檬酸燃烧法制备的MgO(B)载体负载的Cu2O与商品MgO负载的Cu2O催化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的性能,考察了过渡金属元素铁、钴、镍、钼、锰对Cu2O/MgO(B)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的MgO基复合载体、不同的复合载体制备方法以及MgCe比等对Cu2O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CO2程序升温脱附(CO2-aVD)、环己醇、环己酮程序升温脱附(环己醇-TPD、环己酮-TPD)及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测试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Cu2O/MgO(B)催化剂的脱氢活性高于Cu2O/MgO(商品)催化剂的,这与其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关;采用过渡金属改性时,Mn和Ni的效果较好。Mn、Ni氧化物种与Cu2O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导致Mn和Ni氧化物态种更易还原,而Cu2O的抗还原能力则增强,Cu2O更稳定;同时,Mn和Ni的添加使Cu2O/MgO(B)催化剂对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强度减弱;这些都有利于脱氢反应的进行。(2)三种MgO基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都较大,顺序为MgO-SiO220>MgO-ZrO220>MgO-CeO220;但是其中比表面积最小的Cu2O/MgO-CeO220催化剂的脱氢活性却高于Cu2O/MgO-ZrO220及Cu2O/MgO-SiO220的,且其对环己酮的选择性也最高,这可能是由于MgO基复合载体负载的Cu2O催化剂表面只有中等强度吸附中心和强吸附中心,而比表面积最大的MgO-SiO220负载的Cu2O催化剂由于对反应物环己醇的吸附强度最大而表现出最低的催化活性。(3)与共沉淀法制备的MgO-Ce220复合载体相比,柠檬酸燃烧法制备的MgO-CeO220复合载体负载的Cu2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脱氢活性,这主要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关;同时Cu2O/MgO-CeO220(B)催化剂表面具有更多的中等强度吸附中心。(4)MgO-CeO210复合载体负载的Cu2O催化剂活性高于单载体催化剂,并保持了高选择性。尽管CeO2载体具有最大的比表面,但是由于其负载的Cu2O催化剂表面对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以强吸附为主、具有最少的弱碱中心以及Cu2O最易被还原而导致其具有最低的活性。Cu2O/MgO-CeO210的活性高于Cu2O/MgO(B)的,其原因主要有二:两种催化剂表面对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均以中等强度吸附为主,但前者的吸附强度弱于后者;前者表面弱碱中心的数量高于后者;这些都有利于脱氢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