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保险业复业以来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保险产业蓬勃发展,其发展成果引起了举世瞩目的关注,保险市场正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并同时吸引外资资本加入我国保险市场,市场参与主体在逐渐增多,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保费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竞争格局上看,我国保险市场经过了“垄断-无序竞争-有序竞争”的发展阶段,这一动态的发展模式说明我国保险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升级、改革。保险业市场集中度在逐步下降,这是否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呢?如果对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和公司财务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其结论将支持“集中-稳定”假说还是“集中-脆弱”假说呢?本文认为对此问题的研究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实证研究的成果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监管者制定保险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财产保险领域,因为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宏观经济环境、保险业务等影响因素更为敏感,且财产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和赔偿的额度较寿险相比更具不确定性。本文结合产业组织的经典理论以及集中-风险理论,基于2008-2017年中国43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索财产保险业市场集中度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Z-score来衡量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财务稳定性,还使用了综合成本率的五年滚动标准差来衡量了保险业务的财务稳定性,采用DurbinWu-Hausman(DWH)检验来判断市场集中度是否为内生变量,并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为稳健性起见,本文除采用OLS还采用2SLS、LIML和GMM进行回归,并利用不同的市场集中度的计算指标和ROA五年滚动标准差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根据不同公司性质、不同业务规模、不同展业地域多样性以及不同险种结构进行分组回归,展开拓展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财产保险业市场集中度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越高其财务稳定性越弱,支持了“集中-脆弱”假说。第二,中资财产保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比例较高的财产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较大的财产保险公司都支持了“集中-脆弱”假说,无论财产保险公司的展业地域多样性高低与否,都支持“集中-脆弱”假说;而外资财产保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比例较低的财产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较小的财产保险公司其财务稳定性与市场集中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三,其他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业务杠杆、车险保费占比、展业的地域多样性、是否为集团公司以及利率变化等都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监管制度的设置具有显著的参考意义,通过增加市场主体数量以及扩大中小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降低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有利于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整个财产保险业稳健发展。因此,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入市场,引导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转向专业化以及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在保险业不断向外开放的政策大环境下,稳步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引导和鼓励财产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选择产品创新,基于细分市场的产品需求上来调整产品结构,从而创造良性的市场竞争氛围使其逐步赢得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