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对组织原则的探索(1921-1935)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三个时期简单梳理了中共早期对组织原则的探索。创建时期,中共将列宁的组织原则误读为中央集权制,并按此原则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虽然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但是民主集中制更多地被理解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组织实践上还是侧重于集中、集权。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民主集中制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形成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重要理念。并对党内民主建设有很多积极的探索,但是党内民主没能很好的实现,中共在实践中仍然是更注重中央集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言。阐明了本文的写作缘由及意义,强调对中共早期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地综述,得出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民主集中制的误读。创建时期,由于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的影响以及反对无政府主义的需要,中共党人将列宁的建党原则误读为中央集权制,导致中共创建时期实际上是中央集权制的组织。第三章民主集中制的确立。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经历了争议和确立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民主集中制被理解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中共对党内民主认识不足,党员民主素养低等原因,民主实践并不成功,党在组织上依然十分强调纪律和集权。第四章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土地革命期间奠定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基本理念。中共的民主建设,如党内选举、党内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导集体化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因为残酷的革命环境、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以及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等,民主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五章结束语。得出研究结论,即中共早期特别强调党内集中、集权,决定了早期的党是一个组织化、纪律化的军队似的组织。今后中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主集中制的规章制度,加大民主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党内民主制度很好地贯彻执行。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企业软实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视角,是企业实力的辩证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企业软实力进行研究,对其内涵、内容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企业如何提升软实力有所启迪.
习仲勋是著名的革命家,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其中经济工作是一大亮点。习仲勋作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改革开放工作的先驱,他的经济思想在
某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金矿点较多,但由于该区成矿后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内分别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隆升剥蚀,后期构造作用复杂,使之找矿潜力大受影响。迄通过综合研究前人资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要认清自身弱点,不断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严格人才使用制度,通过院校、基地、部队3层培养和自我培养,实现我军信息化装备保
张闻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在革命与工作生涯中,他长期从事经济思想的研究工作,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际经验。他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