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现代的公司制度创立以来,学术界一直在研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由此掀起了世界范围内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规模,与此同时,公司治理问题也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国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就开始不断涌现。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同时还具有特殊的国情,我国特殊产权性质的存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比非国有企业更加复杂。本文将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指标,对其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与公司业绩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理论建设,同时,对上市公司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股权结构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将从新的角度—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重新审视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与公司业绩间的关系,同时为了排除行业竞争因素的干扰,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至2017年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变量,以现金流量作为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依据。本文研究了企业股权结构、产权性质对公司绩效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做了简要的评述,然后介绍了股权结构和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本文的研究假说,依据假设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了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产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化而变化的:(1)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并不显著;(2)当企业进入到成熟期阶段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变得不显著,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对公司绩效带来明显的提升;(3)而无论成熟期还是成长期的企业,国有控股都会对绩效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在成长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比成熟期显著。在文章的最后,本文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我国未来的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