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超人”的悲剧——斯蒂芬·金小说《死亡区域》的悲剧主题分析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24321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金是美国通俗小说领域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他已经出版了逾三十本小说,其中大部分都成为畅销书。他也是第一位被美国国家图书奖评选委员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的通俗小说作家,这是通俗小说在学术届争取地位的一个重大进步。他不仅改变了恐怖小说在他之前的次要地位,并且改变了很多人对恐怖小说,甚至是对所有通俗小说的看法。斯蒂芬·金敏锐的观察力、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出色的写作技能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让人喜爱的故事,也是能够加以分析的文学。很多文学评论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学理论去阅读他的作品。可是在中国,由于对恐怖文学认同程度的文化差异,他的作品才刚刚为中国读者所知。因此,国内对金的作品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对斯蒂芬·金的一篇早期作品《死亡区域》的主题进行分析。但对这篇小说所进行的研究大多涉及小说的结构或道德素求,与此不同的是,本文将通过分析揭示作者在这个关于意外获得超能力的普通人的故事中所表达的悲剧性的主题。 第一章将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文本,以阐述小说中的悲剧是如何体现的。第一,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本不该遭受悲剧的无辜而又高尚的人。第二,主人公经历了悲惨的遭遇。他不仅失去了青春、健康、工作、以及自己心爱的女友,而且身心都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最终英年早逝。第三,面对厄运,主人公迅速成长,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大度、勇气、无私和奉献。 第二章分析小说中的悲剧形式,因为正是形式产生了故事对读者强大的感动和震慑力。第一,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那远古又持久的高尚精神在的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上都有所表现。第二,经典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中不可抗拒的悲剧旋律贯穿小说故事发展始终。第三,文中多处对《圣经》的暗喻强化了主人公身上的耶稣·基督意象,这为主人公的牺牲赋予了宗教和道德的意义。 第三章借用理论工具来探讨并揭示悲剧发生的原因。第一,故事中真正的悲剧不在于主人公的不幸和损失,而是陌生人的冷酷无情。第二,原始文化中对异常族员的惩罚给主人公的痛苦提供了人类学的解释。第三,人类个体在群体中的独特心理现象和行为将主人公推进坟墓。基于前文所作的关于悲剧的构成、模式和原因的细致分析,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尽管《死亡区域》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但作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了悲剧这一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对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人们的同情。小说主人公的悲剧经历是作者对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的控诉,是对麻木冷漠的集体意识的责问。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起,跨国主义已成为世界移民研究的一个新角度。与美国的其他移民一样,华人也一直与自己的母国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跨国联系。 当今,包括华人移民在内的亚裔已成为
本文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对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进行了研究。文章从意义,风格,文化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在译文中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实现儿童文学翻译的功能对等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幽默的理论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学者们对幽默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延伸到包括修辞学在内的许多领域。 修
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为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只是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自然语言错综复杂的人际隐喻,而言语行为理论又仅仅局限于对一些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