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及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来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外营养治疗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及预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共收集350例病人,其中342例最终纳入研究。根据接受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肠外营养治疗(PN)组139例,另一组为早期肠内外营养治疗(EN+PN)组203例。观察指标为围手术期实验室指标化验值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EN+P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在同期内较PN组明显改善。术后21天EN+PN组淋巴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率比PN组显著增高。EN+PN组胃管留置时间比PN组显著缩短(15.44±08.28天v.s.18.39±02.59天,p<0.05)。并发症方面,EN+PN组与PN组间切口感染(11.3% v.s.21.6%,p<0.05)、腹腔感染(9.6%v.s.18.7%,p<0.05)及肺部并发症(17.2% v.s.26.6%,p<0.05)相比,EN+PN组切口感染率、腹腔感染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飞向火星的“梦之车”  火星,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神秘行星,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火星上存在“运河”的误传激发了人类对火星文明的想象,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更是让“火星人”的样貌深入人心。上世纪70年代,两架“海盗”号着陆器降临火星,进行了现场采样分析实验,并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明确证据,更没有发现“火星人”。然而,人类对火星的好奇心不曾减弱一丝一毫。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火星全球探勘者”“
对一名以“没什么不能没手机,缺什么不能缺网络”为座右铭的新时代青少年来说,每个月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收到这两条短信:1.截止××年××月××日××时××分,您套餐内移动数据流量已使用完……2.您的话费余额已不足10元……此时,你除了痛苦地承受高额流量费用和乖乖充值之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话费用得如此之快?除了极少发生的误操作和疏忽情况,话费莫名消失的罪魁祸首往往都是——各种手机吸费软件。  这该死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