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环境学科教育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如何面向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普及型环境教育,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换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特别是环境保护意识,尚待探索。面向非环境专业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环境知识与理论,更重要的是强调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环保素养,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目前关于针对非环境专业类学生的环境教育研究成果很少,少有的研究成果也缺乏理论性的分析和支撑。本文立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高校视角切入,选择上海部分高校为样本,剖析新时代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现状,探究大学生环境教育的优化路径,试图补充高校环境教育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上海贡献绵薄之力。该研究以知情意行和主客观的和谐统一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内涵与特质,然后梳理了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复杂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选择上海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环境意识调查,总结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发现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素养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多数学生知行不一、大多数学生环境知识欠缺且知识面狭窄、部分学生环境情感较为被动和冷漠、环境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环保行为主动性不强、环保义务意识缺乏,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极其必要。在论文的第三部分,该研究试图从外部条件特别是高校教育维度系统分析导致大学生环境意识不尽理想的原因,其中既有环境教育没有受到重视的原因,也有环境教育保障条件不足甚至匮乏,而高校环境教育目标定位、内容为整、活动缺失等则是直接因素。论文的最后部分,立足理论基础,针对大学生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思路,通过优化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拓宽普及环境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环保活动、引导大学生践行环保理念,从而提高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