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怒江地区因地处我国西南一隅,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统治当局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基督教在这一时期的传入和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说,近代以来怒江傈僳族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形态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近代以前怒江傈僳族的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近代以前的傈僳族经济,总体来说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生产工具以竹木农具为主。农作物的品种虽然有外来的物种引进,但总体品种较少,产量不高。手工业发展缓慢,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手工。第二部分,论述近代怒江傈僳族经济发展概况。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来分析当时的经济发展概况:农业方面,虽然仍有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但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种植,丰富了农业的内容。当地的土特产,作为交换的商品甚至行销内地。竹木农具依然在使用,但是近代铁制农具的使用有了明显增加。手工业方面,还未脱离农业,只有少部分作为商品交换。纺织业、酿酒业、竹木器具的加工也逐渐有了发展,满足家庭所需的同时,也有部分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业方面,怒江地区的集市在数量上有增多,很多地区甚至从无到有,促进了怒江地区的商业发展。第三部分,重点论述近代怒江傈僳族经济的发展演变,并对演变原因进行分析。农业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牛耕与水稻技术的传播以及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地主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在纺织、酿酒工艺、杉板加工方面有了一定发展。商业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杉板贸易、矿藏开采、集市的设立、土地私有意识的强化及土地买卖等方面的出现,并共同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而言,主要包括统治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外来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传入与传播、近代傈僳族自身的发展等因素。第四部分,分析近代傈僳族经济社会发展对怒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怒江傈僳族自身历史发展而言,在生产生活、宗教、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促进了怒江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最后,近代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整个怒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