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任何运动项目要保持水平并不断提高,就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扎实地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在文化、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近十几年来日本足球为何能超越我们,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优良战绩,如:成年队进入98年世界杯决赛圈、2000年和04年亚洲杯冠军、2001年联合会杯亚军、02年世界杯第9名、06年世界杯决赛圈;青年队97年世青赛八强,99年世青赛亚军,自97年以来一直进入世青赛决赛,2000年奥运会亚军。而且两国足球水平的差距有加大的趋势。通过比较中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分析两国足球运动发展出现差距的原因,学习科学的足球发展模式,探索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吸收先进的经验,总结我国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不足之处和有益的经验,采取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足球运动更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队伍建设、竞赛体系及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我国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研究比较中发现,与日本相比,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和现行的青少年足球竞赛、教练员培训等诸多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社会的原因和足球内部的原因。针对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本文建议:汲取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国足协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程度,规范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的运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竞赛体系以及教练员培训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实现足球运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足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他文献
农业非点源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畜禽养殖业对于农业污染的贡献最大。本文主要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畜禽养殖的产业特点、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工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阶层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出现,由于农民工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对他们的研究近来已经成为热点,国内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这已经是教育界众所周知的事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所以成为亮点,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承载了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的精髓与
目的探讨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防治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手指指腹缺损患者360例,男性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