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雾作用下原木燃烧烟气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春秋两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因此春天和秋天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而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会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生态安全,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森林火灾发生时随着火羽流的上升会释放出大量的烟气,其主要成分为CO2和一些水蒸气,还有CO、CxHy、NO、SO2以及未燃尽的炭粒为主的烟尘颗粒等,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烟气中的含碳颗粒、灰分等会随着羽流排放到大气中,往往会附着在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中,使空气变得更加污浊,加重雾霾的形成。本文通过细水雾作用下原木燃烧烟气的变化规律来模拟细水雾对森林火灾烟气的作用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细水雾作用下原木燃烧烟气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在获得一些基础理论和规律的同时,对采取恰当措施及时有效的控制森林火灾及其烟气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分析方面:对原木燃烧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原木燃烧时生成烟气的特性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细水雾的形成机理和烟气的运动规律,结合空气的运动学机理、云物理学原理和斯蒂芬流的输运机理,为论文实验部分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方面:①实验在与标准IS09705实验室类似的房间内进行细水雾作用下原木燃烧实验,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特性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也对原木燃烧热通量及热释放速率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细水雾装置中细水雾作用时间、工作压力和风机送风量等参数,研究细水雾作用下原木燃烧热释放速率、辐射热通量以及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②对原木进行室内燃烧实验,研究细水雾对原木燃烧烟尘颗粒的沉降作用。通过Sirion200型电子显微镜扫描原木燃烧产生的灰尘颗粒样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细水雾作用前后烟尘颗粒特征参数dA和ps的变化规律。由实验结果可知风机送风量、细水雾工作压力和作用时间对烟气的变化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了指导模式,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模式变成了主动学习模式。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需要爆破工程的完美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但是爆破工程所需要消耗的工程预算比较大,且爆破工程的施工会导致很多环境保护问题的发生。但是我国目前的爆破
以白炭黑(二氧化硅)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硫酸钛为钛源、偏钒酸铵为钒源、氟化钠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Ti-V-β沸石。探讨了合成条件对Ti-V-β沸石形成的影响
刺柏别名山刺柏、台桧,为中国特有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但由于采用种子繁殖有隔年发芽习性,当年播种出苗率低,苗期生长缓慢。扦插繁殖因我区土壤pH值〉7,加
目前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燃煤电厂排放的细颗粒物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细颗粒物具有粒径小,比电阻大等特点,现有除尘技术对其脱除率较低。目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