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地震资料的改善及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对前第三系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精细的解释研究及内幕储层的描述已成为可能。通过部署钻探草桥潜山获得突破,草桥潜山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东营凹陷东部前第三系奥陶系潜山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以草桥油田奥陶系潜山作为突破口打开东营凹陷古生界勘探的局面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东营凹陷草桥潜山带已呈连片含油的趋势,但是在针对潜山钻探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未能解决,高位潜山构造特征不清,前期针对高位潜山的勘探构造上只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未进行高凸起潜山的整体构造特征研究,这势必对高凸起潜山的整体构造特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潜山内幕地层对比困难,草桥潜山仅在其西段奥陶系上报储量,其余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因此如何对该区进行奥陶、寒武及前震旦系潜山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潜山储层特征不清,潜山风化壳附近的平均孔隙度是潜山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如何利用现有的物探技术手段对潜山储层物性的预测是目前而临的重要难题;潜山成藏模式不明确:高位潜山成藏应有风化壳成藏和层状断剥成藏两种模式,不同的成藏模式对潜山的勘探有着不同的勘探思路,因此确定草桥油田潜山带不同地区的不同成藏模式是目前面临的另一重要难题。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位潜山构造特征研究:对东营凹陷草桥潜山进行构造演化研究,确定研究区古生界潜山纵向的构造样式。并对草桥潜山顶面进行精细构造成图,确定研究区古生界潜山平面特征。(2)地层对比与分布特征分析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广饶潜山带奥陶、寒武、前震旦系地层进行地层划分及对比,确定奥陶、寒武及前震旦系地层南部的边界线。(3)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利用现有的钻、测井资料对广饶潜山带其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进行统计,建立井震关系,利用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中有针对性的地震属性对潜山物性进行预测,明确储层分布的有利区带,确定有利的勘探方向。(4)成藏模式的建立:以钻井、测井、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明确潜山成藏的控制因素,建立草桥潜山带不同区域的成藏模式。(5)勘探综合评价:对草桥潜山带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勘探有利层系的展布特征,落实勘探有利区带,描述有利勘探目标。通过上述研究,对草桥潜山带构造及成藏进行了细致、扎实的研究,丰富了陆相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勘探的理论,对东营凹陷乃至济阳坳陷的潜山油气藏勘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