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Krishnamurti)是一位兼具思想家、哲学家及教育家于一身的二十世纪公认的人类的“心灵导师”。他独特而富于智慧的教育思想为当前人类的教育困境点亮了一盏明灯,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本研究主要围绕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一核心教育理念,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多学科研究等方法,在深入探讨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生成、内容、实践、反思等的基础上,以期不仅能完善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相关研究,同时为我们的教育实践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生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克里希那穆提纯然无私的童年岁月,第二阶段是克里希那穆提少年时代在“神智学社”接受的文化熏染,第三阶段是克里希那穆提成年后经过自我觉知之后对“解放心灵”的彻底顿悟。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他对教育之本质、教育之目的、教者之素养、陶冶之场所四个方面的论述。具体来看,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学习的艺术和智慧的启迪;教育目的在于个体整体视角的培育和个体内在心灵“善”的绽放;教育者承担着交流知识和培育新人的双重职责,而为完成这些职责需要具备虔诚、觉知、自发的品质;教育场所的性质应该是一个“休闲”的地方、一个心灵绽放的中心,并且这样的教育场所具有外在美感、沉思中心和内在氛围三大特点。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实践选取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橡树林学校对自身思想的具体运用进行追踪分析,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治校实践总结为三个方面:学校建设中“悠闲”而神圣氛围的培育;班级管理中“原因-成效”原则的运用;课程开发中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反思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的论述,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质转向:人类内在智慧的唤醒,教育目的延伸: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教者地位重构:师生伙伴关系的建立,教育场所重建:学校“悠闲”氛围的培育。另一方面是在对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时代局限进行的论述,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对克里希那穆提的依附和克里希那穆提对学生能力的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