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化学结构调控与介电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主要与摩尔极化率和摩尔空间体积等密切相关,通过破坏聚酰亚胺分子链的对称性或降低分子链的极性结构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降低其介电常数。本文通过不同的改性手段调控了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使其在保持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等其它优异性能的同时,达到降低其介电常数的目的。本文首先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分别选取了2种不同结构的二酐和2种不同结构的二胺作为合成聚酰亚胺的单体,其中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和环丁烷四甲酸二酐,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和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首先通过对其均聚聚合条件和成膜工艺的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方案,然后对其基本性能如黏度、介电常数和吸水率等等进行表征测试,为后期改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然后通过共聚聚合的方法,调控单体摩尔比合成出一系列的聚酰亚胺薄膜,然后通过测试选取最低介电常数的比例为最佳配比,最低介电常数为2.56(1MHz),分析其低介电常数产生的原因,并对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饱和吸水率等重要性能进行测试表征。最后通过另外一种改性手段—共混改性调控聚酰亚胺的结构,以期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共混聚合主要在前期二元均聚聚酰胺酸合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根据共聚聚合的单体比例,改变均聚聚酰胺酸的摩尔配比,制备出一系列与共聚聚酰亚胺相对应的共混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介电常数进行表征测试,选取最低介电常数的比例,其介电常数为2.68(1 MHz),分析其与共聚聚酰亚胺的区别,对比以上两种聚合方式,选择最佳的改性方法,最终确定共聚调控对介电常数的降低更明显。最后对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饱和吸水率等重要性能进行表征测试。
其他文献
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轻质价廉,可塑性强,耐腐蚀,电绝缘性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因而其相关产品在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工程上,研究高密度聚乙烯的本构,失效和疲劳对于降
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因为每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的分布和含量的差别,在日常存放和食用过程中的氧化程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具有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以北京地区常见的3种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3种冷季型草
Lyocell纤维因天然可再生的资源优势、清洁化加工技术以及可降解的环境友好性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绿色纤维,Lyocell纤维除了纤维素所共有的吸湿性、抗静电、穿着
唐代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绘画艺术更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整个时期的人物绘画创作大多数还是以工笔人物画为主,而工笔仕女画则是这里面闪耀的明珠。精美的工笔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开始摆脱以前的封建思想,从教化的禁锢中解脱出来,还开始真正的关注女性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表达。绘画技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达到了把写实表现和精神传达融合一体。它所呈现的“唐美人”形象具有鲜明的
通过对201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文章来源较为广泛、第一作者单位以高校为主、高等教育研究合作趋势逐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热
目的:糖尿病角膜病变是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视力的致盲因素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角膜神经病变可引起角膜知觉障碍、营养代谢异常,是造成糖尿病角膜病变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在糖尿病小鼠中进行实验,通过抑制微小RNA 181a(mi R-181a),调控自噬相关基因Atg5,抗凋亡基因Bcl-2,探讨微小RNA对糖尿病角膜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预防、治疗糖尿病角膜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