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的文学世界是极端环境下现实与想象的合体,孤寂而喧闹、苦涩而荒诞,他将人物置于绝境之中,试图通过逼视现实来探求人的存在本质。现实生活中,人们极易陷入困顿与艰难之境,处于进退维谷之中,受尽折磨,此即为生存困境。依据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人物的生存困境作为阎连科小说宏大苦难主题下的一个分支,仍有进一步剖析的必要。因此,本文选取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作为研究文本,以文本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权力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社会心理学、叙事学等理论基础,旨在理清阎连科笔下人物的困境表现,指出作家的困境书写特色,明确人类的存在本质,给予从中体会到生命韧性的读者更多力量。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其中对“生存困境”这一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阐释。第二章为人物生存困境的呈现。主要分为物质困境与精神困境两类,分别表现为贫困与残病,迷惘、谵妄与荒寒,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更加表明人物生存之艰难。第三章为人物面对生存困境的抉择与归宿。从生的角度出发,有向死而生和回归“桃花园”两种,前者带有抗争意味,后者则是妥协性的逃离;从死亡角度而言,死虽是人的最终归宿,但也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别,并不是所有死亡都带有崇高性。第四章为人物生存困境的叙事方式。主要从狂欢叙事、亡灵视角、梦境写作、方言叙述四个角度切入,狂欢背后的苦涩、亡灵审视下的冷酷、幻化的真实、方言代表的底层无一不诉说着人物的生存之困。第五章为人物生存困境的书写溯源。主要从作家个人经历的影响和“神实主义”文学观的映射两方面阐释,一方面,底层生活凝练的苦涩、军队经历重塑的权力观、知识激发的表达欲都为生存困境的书写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权力性、个体的欲望性都包含在“神实主义”的内在真实之中,指导着作家的创作。结语归纳总结全文,并点出了阎连科书写人物生存困境的意义、价值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