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亮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核心。从理论上讲,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论作出了阐述。但是,这些说法很少既能从理论上阐明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又能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心理模型的。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从“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相关文章多数是以经验总结性文章为主的,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的文章较少。从实践上看,日常的学校课堂教学并没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存在一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也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由此可见,本研究试图选取一套既严密又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理论为指导,结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特点,采用模型方法构建出一个数学创造性思维心理模型,并且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基本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在所构建的心理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采用建模方法构建一个教学模式,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
在构建数学创造性思维心理模型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它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它的具体操作过程,并且给出了例子加以说明,同时还给出了该心理模型的特点和意义。在构建教学模式这一部分,不但详细阐述了这个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操作程序,并且也给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即(1)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积极体验成功;(3)鼓励学生协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4)扩展反思、积极评价,促进学生优秀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最后,主要论述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数学创造性思维教育可发展的统一认识,形成科学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水平、指导水平。同时还指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该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本文将创造性思维理论引入数学教学实践,创建出操作性较强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心理模型及其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