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界”是《人间词话》论述的核心,是王国维纵观五代、北宋词后精心挑选的结果,它概括了词的本质,也构筑起王国维思想理论的基石。“境界”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包举甚广。从生成背景上看,“境界”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抉择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部词话论著它既承袭了以往的词话体例,又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具有优越性。当然,境界的生成也离不开王国维自身对词的独特思考,他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词学发展观,至今仍有重大意义。从哲学基础上看,《人间词话》既受到传统哲学的熏陶,又受到西方哲学的浸染。在融汇中西哲学的基础上,王国维把哲学引向了词学,并找到了二者联结的纽带,这一纽带就是人生。只有对人生,对人性关注的作品,才能显出恒久的魅力。“境界”二字内涵丰富,体系庞杂。王国维在前九则中,对其进行了分类,包括“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大境界”与“小境界”、“物境”与“情境”。这四组分类对“意境”中涉及的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论述,对涉及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讨论,对艺术鉴赏提出了标准,都意在对“境界”做一个较全面地补充说明。在我国,关于“境界”说的论述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至《易传》,但真正对“境界”说做出比较严密分析,使其构成完整体系的当属王国维。“境界”说是王国维对词的整体把握,它强调情与景的交融,浑然天成,不加雕琢。它强调意与境相偕,运思独特,境生象外。“境界”是王国维将自己的气质、情感、生活经验灌注后形成的理论,饱含生命与深情,透过他的论著,我们能读出他对人生的观照。“境界”一词饱含王国维的审美体验,给人们以美感。“境界”理论内部,也蕴含许多“美”,王国维倡导诗性语言必“不隔”,审美情感必“真”,艺术作品要有“气象”,对“境界”作了内在的美的规范。同时,透过“境界”我们还能读出王国维对理想人格的观照,对美的追求,这些都源于王国维对人生,对艺术的执著。“境界”理论是王国维以哲学思维思考词学的创建。这一理论有许多优点,与同时代的词话作品相比,王国维首先用西方思想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学,并将中西思想以自己的视角加以整合。当今时代注重东西方的交流,注重近现代的融合,注重对人性的开掘,这在《人间词话》里也有体现,值得学习。当然“境界”理论的成功之处得益于这一理论本身,它具有体系性,同时又可操作。然而,“境界”理论也有些缺憾,一些理论前后矛盾,让人难以信服,对女性词人也有所忽视,但这都不影响其成为经典。本文认为,要想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化就要向前辈们致敬,就要从他们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王国维的著作是经典,值得我们花心思潜心研究,他的《人间词话》对我们了解词学,了解近现代文艺批评,有着重要意义。“境界”理论自成体系,是王国维的呕心之作,他对传统词论进行了总结,又为当代文论发展指明方向。我们应努力从这一经典论著中吸取经验,开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