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中“境界”理论的审视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界”是《人间词话》论述的核心,是王国维纵观五代、北宋词后精心挑选的结果,它概括了词的本质,也构筑起王国维思想理论的基石。“境界”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包举甚广。从生成背景上看,“境界”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抉择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部词话论著它既承袭了以往的词话体例,又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具有优越性。当然,境界的生成也离不开王国维自身对词的独特思考,他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词学发展观,至今仍有重大意义。从哲学基础上看,《人间词话》既受到传统哲学的熏陶,又受到西方哲学的浸染。在融汇中西哲学的基础上,王国维把哲学引向了词学,并找到了二者联结的纽带,这一纽带就是人生。只有对人生,对人性关注的作品,才能显出恒久的魅力。“境界”二字内涵丰富,体系庞杂。王国维在前九则中,对其进行了分类,包括“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大境界”与“小境界”、“物境”与“情境”。这四组分类对“意境”中涉及的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论述,对涉及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讨论,对艺术鉴赏提出了标准,都意在对“境界”做一个较全面地补充说明。在我国,关于“境界”说的论述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至《易传》,但真正对“境界”说做出比较严密分析,使其构成完整体系的当属王国维。“境界”说是王国维对词的整体把握,它强调情与景的交融,浑然天成,不加雕琢。它强调意与境相偕,运思独特,境生象外。“境界”是王国维将自己的气质、情感、生活经验灌注后形成的理论,饱含生命与深情,透过他的论著,我们能读出他对人生的观照。“境界”一词饱含王国维的审美体验,给人们以美感。“境界”理论内部,也蕴含许多“美”,王国维倡导诗性语言必“不隔”,审美情感必“真”,艺术作品要有“气象”,对“境界”作了内在的美的规范。同时,透过“境界”我们还能读出王国维对理想人格的观照,对美的追求,这些都源于王国维对人生,对艺术的执著。“境界”理论是王国维以哲学思维思考词学的创建。这一理论有许多优点,与同时代的词话作品相比,王国维首先用西方思想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学,并将中西思想以自己的视角加以整合。当今时代注重东西方的交流,注重近现代的融合,注重对人性的开掘,这在《人间词话》里也有体现,值得学习。当然“境界”理论的成功之处得益于这一理论本身,它具有体系性,同时又可操作。然而,“境界”理论也有些缺憾,一些理论前后矛盾,让人难以信服,对女性词人也有所忽视,但这都不影响其成为经典。本文认为,要想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化就要向前辈们致敬,就要从他们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王国维的著作是经典,值得我们花心思潜心研究,他的《人间词话》对我们了解词学,了解近现代文艺批评,有着重要意义。“境界”理论自成体系,是王国维的呕心之作,他对传统词论进行了总结,又为当代文论发展指明方向。我们应努力从这一经典论著中吸取经验,开拓眼界。
其他文献
<正>教学思路设计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由战前的无序发展状态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
本文采用实验及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了板翅式换热器流动和换热的性能。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换热器内各截面的温度场、压力场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状况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新形势下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想促进电力企业的社
针对装备研制早期对其维修性定性要求缺乏评价依据的问题,以《GJB368B—2009产品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为参考,研究装备维修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分析得出维修性
将装配单元划分为“刚性组件”和“柔性电缆”,从装配对象建模、装配工艺规划和装配过程模拟三个方面对复杂系统的装配仿真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根据刚性组件和柔性电缆
分析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提出对雷电危害的预防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得到通过,决定坚持党管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阶层的
针对目前国内空分设备设计方式的现状和弊端,开发空分设备协同设计平台,第一阶段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设计过程(主要是仪表设计)的一部分数据流和工作流的规范问题。介
<正>阅读研究大体上围绕下述三个侧重点,侧重读者,侧重本文,以及侧重读者和本文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读者的研究者试图将阅读技能分成一系列次技能,巴雷特的分法就是典型的例
榜样教育自古就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榜样是青少年观察学习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具有激励强化、价值导向、行为参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