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4]芳烃含硫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U(Ⅵ)的萃取性能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已愈来愈被重视。能源的大力开发也伴随着一定的环境问题,目前,含铀废水的处理是备受关注的领域。杯[4]芳烃衍生物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以及易改性的位点已逐渐应用在处理环境问题方面。本文以杯[4]芳烃、1,2-二溴乙烷(98%)、1,3-二溴丙烷(98%)、CH3COSK等为原料,对杯[4]芳烃的下缘羟基位置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对叔丁基杯[4]芳烃含硫衍生物,运用FT-IR、核磁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系统探究了化合物c1、c2、e1和e2对各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以及在以三氯甲烷为溶剂的条件下,探讨了含硫原子基团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对模拟含铀废水溶液的萃取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以HCHO、对叔丁基苯酚为反应原料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以此为原材料,和1,2-二溴乙烷(98%)或1,3-二溴丙烷(98%)、九水硫化钠和CH3COSK逐步合成了化合物c1、c2、e1和e2。  (2)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13C NMR和1H NMR)对合成的4种物质(化合物c1、c2、e1和e2)进行了表征。红外图谱(FT-IR)数据分析可得,合成的衍生物的特征吸收峰均有出现,核磁图谱数据进一步可确定合成得4种化合物均为目标物质。  (3)利用UV-Vis光谱法对合成的四种杯[4]芳烃含硫衍生物(c1、c2、e1、e2)进行了络合性能研究,化合物c1、c2、e1和e2与8种金属离子(Cr3+、Mg2+、Ni2+、Ca2+、Pb2+、Na+、Co2+、UO22+)均有一定的络合作用,其中Ca2+、UO22+与化合物c1和化合物c2络合后,吸收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强度均增强,Co2+、Na+与化合物e1络合后,有较为明显的红移。  (4)考察了在不同的萃取反应时间、萃取温度、pH值等变量的条件下,化合物c1、c2、e1、e2对铀的提取。结果表现为,化合物萃取含铀溶液的最佳pH值约为4.5,萃取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298K,而随着整个体系的温度升高,合成的4种衍生物的萃取率在逐渐减弱,表明此类衍生物与铀的络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5)探讨了共存阴阳离子(Na+、Pb2+、Mg2+、C2O42-、SO42-等)对萃取铀的影响和多次反萃取试验。结果表明,萃取铀时共存阴阳离子有一定的影响,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大;在循环重复5次试验中,化合物c1、c2、e1和e2仍保持80%左右的反萃取率。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大多数学生厌倦习作,其根本原因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习作素材可选。其实习作素材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本文就从多体验、有感而发;抓点滴,双管齐下;重阅读,厚积薄发这三方面来谈谈对培养学生收集素材能力的一点体会。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足够的习作素材积累,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多体验,有感而发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
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多种潜在的药理活性,结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药物设计中的活性叠加原理,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有多个杂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重要屏障,不仅保护体内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环境有害的刺激,同时也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皮肤经常会因为外界伤害或自身疾病等原因受到损伤,如果伤口没有及时愈合,可能会引起伤口发炎或者其它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在皮肤受损处使用皮肤组织修复材料(伤口敷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保护伤口,同时提供促进伤口愈合的环境。在用于制备伤口敷料的原料中,纤维素因其良
本文首先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苄基硼酸频哪醇酯,并将其应用于构建C(sp3)-C(sp3)键的Suzuki偶联反应中,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的α-苄基吖丁啶类化合物。1.苄基硼酸频哪醇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在钯催化下,利用取代苄溴和联硼酸频哪醇酯的偶联反应,通过对反应温度的研究与控制,以中等左右收率合成了18种取代的苄基硼酸频哪醇酯(Scheme 1)。Scheme 1 The syn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