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理想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jia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塞罗是古罗马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与法学家,理解西塞罗有助于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系与法律观念。《论共和国》作为西塞罗表达政治与法律思想的关键文本,在西塞罗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厘清西塞罗的政治思想,本文力图从现存的《论共和国》残篇入手,结合西塞罗的其它文本以及相关的希腊作家文本,对《论共和国》的历史背景、写作意图、情景设计与理论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在这一阐释过程中,笔者认为西塞罗的写作与罗马共和制度走向衰亡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罗马共和制度在罗马完成对外扩张后出现了制度性危机,西塞罗自身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危机并在此背景下进行其文本写作。其写作意图在于运用其哲学与修辞学才能,在阐述最好政体的过程中对罗马贵族青年进行政治教育,消除国家分裂的危机。为此,他首先在文本中首先表达了政治相对于哲学的优先性。在对话情节上将这一对话体文本的时间、场景与人物进行了相应设定,随后在这一背景下对最好国家与最好政体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他以传统罗马为例,分析了罗马的混合政体制度,宣扬罗马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政体。在罗马政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最好公民”与城邦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西塞罗的文本设置之外,本文还讨论了西塞罗笔下的罗马政体与波利比乌斯的描述之间的区别。作为西塞罗所借鉴的希腊作家,波利比乌斯的描述表面上看来与西塞罗的相一致,但是,无论是在写作意图还是对罗马所持的观点上,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在西塞罗借小西庇阿之口描述罗马历史的过程中对罗马的历史进行了刻意的美化与掩饰,他将罗马政治与正义统一起来,并由代表罗马传统的莱利乌斯针对卡尔尼德的反正义演说进行辩护,认为罗马的统治与正义一致,是永不衰亡的。而在波利比乌斯的著作中,罗马的正义性是值得怀疑的,罗马混合政体更不是不会衰亡的。唯一相同的是,两者都认为罗马的古代风俗与宗教精神是罗马成为伟大国家的原因。本文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因为两者对罗马理解的根本差异,而是出于两者写作目的的不同,波利比乌斯地写作在于揭示罗马成为帝国的原因,而西塞罗地写作是出于教育青年的需要。两者其实都不会相信罗马的永恒性。而对西塞罗的《论共和国》文本分析,为我们厘清了这种写作意图下西塞罗所代表的古罗马共和观念与写作技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究证明炎症因子是引起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一个重要因素。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作为炎症反应中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在炎症级联反应
中苏文化协会,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团体。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对于深入中国政治史、党派史、中共党史、中苏关系史均有重要意义,对繁荣当今中国
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北道,是印度佛教东传和中原佛教西进过程的重要枢纽之一,也是当时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寺院和佛教中心,1961年七个星佛
能源与环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两个重大问题。作为唯一可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资源,生物质具有可再生和洁净等优点,引起了广大研究工作者的兴趣。通过高温快速热裂解生物质所得
蜘蛛香又名马蹄香、老虎七、香草子等,系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 Linn)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的根茎。始载于《本草纲目》,1977年版中国药典
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科研经费管理原则,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确保医院科研经费合理、高效地使用。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原发低度恶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特性和高复发率,预后较差。作者结合文献对颅底脊索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精要回顾,
新课标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但是教师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既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动手机会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很矛盾。本文笔者就利用导学
网络检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检索目前发展情况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信息检索入手分析,同步分析搜索引擎的发展过程,进而将两者结
目前,我国正处在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构的过程中,从而引发了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农民工作为介于市民与农民、工人与农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