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HPV16的基因突变存在地域差异,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宫颈癌组织中及不同病变宫颈细胞中HPV16E7和E5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青岛地区不同阶段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E7和E5序列的多态性,以及序列变异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收集山东青岛地区宫颈癌新鲜组织120例,其中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107例,腺癌10例,腺磷癌3例;LCT(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300例,180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20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CT标本中有临床病理资料的标本共有144例,其中包括59例正常宫颈组织,8例CINI,15例CINII,及62例宫颈原位癌。[2]用蛋白酶K法,OMEGA试剂盒分别提取新鲜组织和细胞DNA。[3]以提取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以通用引物筛选出感染高危型HPV的宫颈标本,然后用HPV16型特异性引物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4]以HPV16阳性标本DNA为模板,扩增E6、E7、E5基因全序列。[5]所获基因全序列PCR产物纯化后测序,与德国HPV标准株进行比对分析,寻找HPV16E7和E5的突变位点,并比较热点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在各组的差异。结果[1]在180例LSIL,120例HSIL,67例≤CINI,77例CIN2/3及12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的检出率分别为19.44%(35/180)、45.83%(55/120)、28.36%(19/67)、36.36%(28/77)、60%(80/120)。[2]青岛地区最常的HPV16亚型是AS型,约占55.83%(91/163),其次是E型,约占44.17%(72/163)。[3]HPV16 E7基因测序成功132例,其中LSIL组28例,HSIL组39例,≤CINI组14例,C1N2/3组24例,ICC组65例。E7共测得7个突变位点,最常见的是A647G(N29S)。A647G在LSIL, HSIL,≤CINI, CIN2/3及浸润性宫颈癌中的突变率分别为42.86%(12/28)、51.28%(20/39)、64.29%(9/14),54.17%(13/24),60%(39/65)。[4]HPV16E5基因测序成功64例,其中LSIL组22例,HSIL组25例,≤CINI组8例,CIN2/3组18例,ICC组17例。E5共测得5个突变位点,其中2个为错义突变,3个为无义突变。A3979C(144L)、A4042G(I65V)和A4077T(无义突变)联合突变出现频率最高,在CIN2/3和ICC组的突变频率分别为68.18%(15/22)、52%(13/25)、75%(6/8)、61.11%(11/18)和58.82%(11/17)。核苷酸位点3979、4042和4077的联合突变只存在于亚洲株中,且存在于所有的亚洲株中。结论[1]HPV16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青岛地区流行的HPV16亚型为As型,HPV16AS型比E型具有更高的致癌潜能。[3]青岛地区HPV16E7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A647G(N29S)。该变异可能与癌的发生发展无关而仅仅是地域性的差异。[4]HPV16E5基因核苷酸位点3979、4042和4077是区分亚洲株和欧洲株的重要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