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方法计算原理及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fzi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20世纪90年代初,曾出不穷的业务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种类和风险水平迅速增加。随着一系列金融灾难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银行未来发展的前途。风险管理者需要一种既便于掌握和理解又能全面反映金融机构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的技术方法。VaR方法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保险国内公司、投资基金、养老保险及非金融公司采用VaR方法作为金融风险计量工具。VaR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标准化定量,把银行全部的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计量潜在风险。   本文的主题是VaR方法计算原理及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文章共分为七部分。第一章采用论述性的方法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VaR的三类基本方法,即参数法、半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并就其中为各类金融机构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三章主要就用VaR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介绍了VaR方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简要论述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的基础上,着重说明了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根据协议风险计量的要求,详细阐述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模型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采用数学计算和数学统计的方法,以及图表结合的方式指出了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说明。第五章则借鉴了美国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摩根大通银行市场风险的组织构架、VaR方法的应用作了评述,以此启发国内的商业银行更好地进行市场风险的管理。第六章采用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最后部分是结论,概括了全篇的主旨,并展望了VaR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9月21日,由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举办的会员日活动在河北省举行。广电总局科技委秘书长周志强、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广电总局科技司原司长陈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