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家山生物群产出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埃迪卡拉纪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主要由黄铁矿化管状化石、磷酸盐化管状化石、磷酸盐化疑难化石、遗迹化石和宏观藻类等组成。高家山生物群是埃迪卡拉纪末期重要的生物化石组合,在早期生命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高家山生物群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填补早期生命演化中的“间断”和“空白”。本文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能谱测试、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共聚焦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方法,对高家山生物群进行研究并得到以下新的认识:通过工业CT技术手段,观察到黄铁矿化锥管虫(Conotubus)的内部结构;观察到了Conotubus化石的“触须”结构,证实了前人的猜测;观察到了Conotubus化石的二分枝现象,填补了Conotubus生殖特征的空白;发现黄铁矿化单管内有管体融合的现象和Conotubus化石侧方出芽生殖的现象;观察到了Conotubus疑似具有共生特征;发现了高家山虫(Gaojiashania)体环生长的现象;观察到Gaojiashania回春现象;首次发现Gaojiashania的二分枝无性生殖现象。借助Micro-CT技术,对Cloudina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二分枝生殖特征进行了观察;结合观察结果,认为Cloudina化石个体发育时划分为管内发育和管外发育两个阶段;对Sinotubulites形态进行了观察;对部分疑难化石进行扫描电镜和Micro-CT观察,补充了高家山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对比了Conotubus和Cloudina两种化石的生长发育形态,并挑选保存完整的Conotubus胎管和Cloudina胎管样品,对两种化石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结果标明二者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包埋磨片部分磷酸盐化微体化石,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能谱点测试,得到化石整体元素的分布,推断了化石矿化时磷酸盐化与硅化并不同时进行;对高家山生物群中保存的球粒化石、圆盘化石、疑难化石扫描电镜观察并测试其能谱成分。对磷酸盐化微体化石进行EBSD测试,结果表明化石生长具有方向性,反映了矿化过程中矿物生长具有方向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球粒化石进行观察,发现化石内部结构的自发荧光特征不同,反映结构成分具有差异性。高家山生物群中,黄铁矿化的宏体化石与磷酸盐化的微体化石赋存的地层沉积连续,诸多化石除个体大小不同外,外形也极为相似,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