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落后的文化水平、混乱的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宣传和教育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出版各种通俗读物,为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大众中传播提供丰富的文本材料;创办报刊、刊登通俗性文章、开辟专栏,为民众更透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和群众路线提供了条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主流地位;推动高校开设政治思想课程,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方面工作的开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应该承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经验,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着力加强理论队伍职业化建设;秉持群众路线不放松;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宣传途径,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遭遇了经济“新常态”的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呈现不断增多和激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成为全党及全社会不得不研究的重
海上履约方是UNCITRAL运输法草案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概念的设立,对于澄清复杂的门到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关系中的责任主体,确定履行承运人义务的参与方的责任,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前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有所发展,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