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过渡期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复杂过程。其中,各区域由传统发展格局向主体功能区划所建立的新格局过渡的时期,可以称为过渡期。在过渡期,需要解决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模式变更等重大现实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的关键一环。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GIS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过渡期辽宁省内各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发展难点、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省各主体功能区类型在过渡期的发展模式:优化开发区中沈阳及其周边地区:淘汰低竞争力企业,促进企业兼并联合;做强现代物流业,完善流通领域建设;按产业链布局工业区,促进形成产业集群;政府投资建立研发机构,促进产业创新升级;配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大连市及周边优化开发区为:以五点一线为主干,构筑陆海、虚实物流网络;加强宏观控制,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建立科技型、高附加值产业体系。重点开发区:有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注意培养高附加值产业;合理城市化,避免过度的土地利用和扩张。限制开发区:区域周边建立工业聚集园区,促进传统工业合理转型;区域内部培育新型特色产业,走生态经济道路。禁止开发区: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并提出应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给予保障的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种间杂交在种质创新中的可行性,以5种长白山杜鹃花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种间正反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杜鹃花属种
城市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这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外部之间都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并且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耕地大量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科学研究的完善等方面
水电工程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安全问题正被提到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是通过监测仪器和巡视检查对各